常言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此言出处已然不可考证,但是其真理性不容怀疑。
以下是我这些年来听到的小故事,说出来让大家回味一下这个真理在通俗科学史中的应用。
故事甲: ..........想到这里,莫瓦桑头脑中出现了制取人造金刚石的设想。他对助手们说:"金刚石的主要万分是碳。陨石里含有向量金刚石,而陨石的主要万 分是铁。我们的实验计划是:把程序倒过去,把铁熔化,加进碳,使碳处在跔的高温高压状态下,看能不能生成金刚石? 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制取金刚石的实验开始了。没有先例,没有经验,更没有别人的指点,一切都像在黑暗中探路一样。第一次失败了,认真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的症 结所在,第二次再来……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探索,莫瓦桑的实验室里终于爆发出一阵激动的欢呼声,大家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成功了! 从此,人造金刚石诞生了,并日益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它那坚不可摧的威力。莫瓦桑也因此获得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
故事甲:门捷列夫老先生梦中发明化学元素周期表,一时尽领化学界风骚。 本来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已经准备要把1906年的奖金发给老先生。 谁知正在此时,法国人Henri Moissan正在此时发现了人造金刚石的制备方法。于是诺贝尔委员会当即决定将奖金发给这个造出钻石的朋友,至于门捷列夫,明年再说。 结果门捷列夫1907年2月2号就死了。而人们多年后始终无法再次重复Henri Moissan 的钻石合成实验,最后Moissan的遗孀承认是他的助手偷偷在他的炉子里放了真钻石。诺贝尔奖委员会于是被永远的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看来这钻石是山寨版的)
故事丙:
瑞典物理化學家﹑1903年化學獎得主阿累尼烏斯(Svante Arrhenius),他在擔任物理學獎評委的二十七年(1900-1927年)期間,頤指氣使,不可一世。他的溶解理論曾受到過門捷列夫的批評而遷怒 於他,利用自己在瑞典科學界的聲望,跨學科千方百計阻礙門捷列夫獲得化學獎。另一方面,阿累尼烏斯又通過自己的影響,報答他的德國同行﹑曾在他受到排擠時 邀請他前往研究的奧斯特瓦爾德(Wilhelm Ostwald),讓他在1909年獲得化學獎。(这么看,也不都是造钻石的人的错)
故事丁: 亨利·莫瓦桑,
法国无机化学家,因首次通过
电解法制备
单质氟而获得
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莫瓦桑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的研究,首次制备了氟和
硼的单质;深入研究
氟化物和金属
氢化物的性质;开创了人工制造
金刚石的方法;他还设计了
电炉,将实验室
化学反应的温度成功地提高到2000
摄氏度。莫瓦桑长期担任
巴黎药学院和
巴黎大学科学学院教授,先后获得
法国科学院、
英国皇家学会、
德国化学会等机构颁发的多项奖金。
1907年莫瓦桑死于心脏病,临终前他承认,氟夺走了他十年的生命。(这哥们也不是光造钻石啊。)
看到这里,大家看出点味道了么。最后补充一两个小细节:
1.诺贝尔奖1906年的颁奖词:
"in recognition of the great services rendered by him in his investigation and isolation of the element fluorine, and for the adoption in the service of science of the electric furnace called after him"
2.莫瓦桑宣布合成钻石成功是1893年。
3.莫瓦桑1907年2月20号去世,比门捷列夫多活了18天。